为什么每次出现新的传染病时,阴谋论就会盛行?

为什么每次出现新的传染病时,阴谋论就会盛行?

  来源:"万物科学说明书"

  作者:WXY707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席卷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已经构成全球大流行。

  然而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病毒传播的源头,伴随着病毒传播的是层出不穷的谣言和各式各样的阴谋论。

  一开始阴谋论者将新冠病毒的出现归咎于武汉病毒所。最近,又有新的阴谋论出现,说新冠病毒是美国制造出来的,用来破坏中国经济、破坏伊朗稳定等等[1]。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此种种的阴谋论充斥着社交媒体,但每一种阴谋论都不靠谱。前不久,多国科学家联名在《柳叶刀》上发表文章强烈谴责阴谋论[2]。

  其实,阴谋论并不新鲜,它就像一个幽灵,每一次传染病流行时,它都如影随形。

  无所不在的阴谋论

  19世纪,霍乱成为最令欧洲人恐慌的流行病。疫情首先从俄国爆发,途径波兰,后又传播至英国和法国。

  1832年3月29日,当巴黎人还兴高采烈举办大斋节化妆舞会时,霍乱已悄然来临。午夜十分,一个舞者突然尖叫倒地,随后有50人被带到巴黎的一家医院。没过几个小时,他们便相继死去,连同还未及换下的舞服一起,这些死者就被匆匆埋葬了[3]。

法国霍乱讽刺漫画 图片来源 | wiki法国霍乱讽刺漫画 图片来源 | wiki

  之后的数周,医院里涌进了更多的病人。他们发烧、呕吐、腹泻、胸痛、头痛,很多病人来医院一两天后便会死去。由于脱水严重,病人死去时的样子很恐怖,如同木乃伊一样,皮肤失去弹性、眼窝凹陷、肌肉痉挛。

  巴黎的这场霍乱持续了6个月,最终夺走了1.9万巴黎人的性命[4]。

  那时,人们并不知道引起霍乱的病原体是什么。由于病人的症状很像中毒,当时就盛行着这样一种阴谋论,认为是路易·菲利普国王统治下的政府往水井中投毒(砷化物)造成了这场灾难[4]。

  这种阴谋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世纪末,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发现了霍乱弧菌,该阴谋论才不攻自破。

Robert Koch 图片来源 | wikiRobert Koch 图片来源 | wiki

  由于科技的不发达,人们因为搞不清楚传染病的病因而感到恐惧,从而将阴谋论作为一种"合理"的解释。这看起来似乎情有可原,但阴谋论并不会因病原体明确了而自动消失。

  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登上了人类传染病史的舞台。尽管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但是从80年代末至今,仍然有人相信艾滋病是美国军方制造出的生物武器,专门用来对付黑人的[5]。甚至还有人认为艾滋病并非由HIV引起,或者否定HIV的存在[6]。

  进入21世纪,阴谋论仍然跟新发传染病如影随形。

  2014年埃博拉疫情爆发期间,阴谋论者认为埃博拉病毒是美国政府制造出的生物武器,说美国CDC为此申请专利,为的就是跟药企联手开发疫苗并从中获利[7]。

  并且阴谋论的支持者不在少数。比如,在一项针对202名美国人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有16%的人相信阴谋论。研究还发现,对埃博拉了解越少、对医疗机构越不信任的人,越有可能相信阴谋论[8]。

图片来源 | cdc.gov图片来源 | cdc.gov

  当2016年寨卡病毒爆发时,阴谋论者老调重弹,认为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蚊子带来了寨卡病毒。

  对此,迈阿密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研究。他们发现,居然有20%的美国人相信至少一种与寨卡病毒相关的阴谋论[9]。

  当然,最多人相信的阴谋论是转基因蚊子引起了疾病,约占14%;约有7%的受访者认为寨卡病毒是由制药公司开发出来谋取利益的,还有5%的受访者认为寨卡病毒是政府制造出来故意杀人的[9]。

  分析以上的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阴谋论者对于传染病病因的解释总是那么简单粗暴,带着一种负面情绪,但相信的人还不在少数。

  那么,为何每次出现新的传染病时,阴谋论就会盛行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传染病和人类本身来思考。

  为了内心的平和

  一方面,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不论是细菌还是病毒,都看不见摸不着,人类的感官无法感知疾病的传播。这就给阴谋论提供了沃土[7]。

  另一方面,面对未知的病原体,人类本能的会产生恐惧,而阴谋论的出现和传播,刚好能把这种恐惧传递出去,让人的内心得以平和[7]。

  其实,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说,阴谋论是进化的副产品[10]。

  想象一下,人类的祖先在面对未知的威胁时,比如地震、山洪、日食等一系列不能理解的现象,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联想出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此类现象。而这种解释让人类祖先能够采取相应的方式来应对。

  比如,将自然灾害解释为神灵控制,那么人类祖先就可以通过向神灵祷告、祭祀,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

图片来源 | pixabay.com图片来源 | pixabay.com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这些心理机制存在进化优势,并被选择出来,持续至今。即使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面对超出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仍然高度关注,并会随时赋予主观解释,阴谋论也就随之产生。

  此外,阴谋论的产生还存在三个心理动机,即认知动机、存在动机和群体动机[11]。

  所谓认知动机,就是人们在认知世界时,会努力建立一种合适的原因解释,来减少外部世界不确定性的动机。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12]。

  而阴谋论刚好提供了一种广泛的、内部一致的解释,让人们能够理解外部世界,减少认知上的不确定性。

  比如我们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搞不清楚病毒的来源时,科学的解释往往是复杂的、不确定的,这就会让一部分人感到很不满。而阴谋论的解释却是简单的,满足了人们想要了解事情本身的渴望,这就使人们很容易相信阴谋论。

图片来源 | NIAID-RML图片来源 | NIAID-RML

  当人们的生存需求受到威胁时,人们希望努力避免这种威胁,从而感知一种安全、可控的环境,这就是生存动机。

  基于这一动机,当个体感受到自身受到威胁、无法控制结果或者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时,阴谋论刚好提供了一种途径,减少威胁感,提升控制感和安全感,重新建立外部世界的秩序。

  比如在这次疫情中,人们会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被感染,由此会产生恐惧心理,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而阴谋论把病毒的根源指向某个群体,选择相信阴谋论就能减少人们生存危机感。

图片来源 | pixabay.com图片来源 | pixabay.com

  人是群体性动物,渴望建立和维护与他人共同的世界观、维护群体内的正面形象,这便是群体动机。阴谋论刚好可以满足这一动机,它把负面结果推向他人,从而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如此一来,人们也容易相信阴谋论。

  总而言之,阴谋论的产生背后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动机,这就决定了它是必然的、普遍的、具有社会属性的,而传染病的发生让每一个人难以置身事外,为阴谋论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为何每一次新的传染病发生时,阴谋论就会盛行的原因。

  对抗阴谋论的的一种方式就是让人们树立起对科学的信心。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虽然人们总期待科学是纯粹的,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科学不是100%客观的,每一个科学家都会像一个平常人那样,或多或少存在偏见[12]。

  而承认科学的不完美,才是克服阴谋论的关键!

  结语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尽人间百态。

  互联网更是让人迷失在芜杂的信息中,那些煽动性的言论往往让人暂时忘却了理性思考,阴谋论也会趁机博得眼球。

  希望你沉着冷静,不被干扰。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0/mar/03/coronavirus-conspiracy-theories-virus-social-media

  [2] Calisher C, Carroll D, Colwell R, et al。 Statement in support of the scientists,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of China combatting COVID-19[J]。 The Lancet, 2020。

  [3] https://www.geriwalton.com/cholera-in-france-in-the-19th-century/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048-8

  [5] Nattrass N。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s and prevalence of AIDS conspiracy belief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Africa[J]。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2013, 35(1): 113-129。

  [6] Bennet N。 The AIDS conspiracy: science fights back[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 12(8): 596。

  [7] https://www.nytimes.com/2014/10/19/sunday-review/the-ebola-conspiracy-theories.html

  [8] Earnshaw V A, Bogart L M, Klompas M, et al。 Medical mistrust in the context of Ebola: Implications for intended care-seeking and quarantine policy sup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9, 24(2): 219-228。

  [9] Klofstad C A, Uscinski J E, Connolly J M, et al。 What drives people to believe in Zika conspiracy theories?[J]。 Palgrave Communications, 2019, 5(1): 1-8。

  [10] van Prooijen J W, Van Vugt M。 Conspiracy theories: Evolved fun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8, 13(6): 770-788。

  [11] Douglas K M, Sutton R M, Cichocka A。 The psychology of conspiracy theories[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7, 26(6): 538-542。

  [12] Weigmann K。 The genesis of a conspiracy theory: Why do people believe in scientific conspiracy theories and how do they spread?[J]。 EMBO reports, 2018, 19(4): e45935。

  头图来源:pixabay.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