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小知识:让燃料完全燃烧是一氧化碳污染防治的..

今天,"环保多一点"关注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一氧化碳(CO)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灾害事件,也会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浓度的增高。世界各国工矿企业不断发展,煤和石油等燃料的消耗量持续增长,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随之增多。在日常生活中,机动车的尾气排放、煤炉的使用,甚至吸烟,也会向大气中排放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2-3年之久。如果一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出现严重大气污染,将对人群健康有害。人体吸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相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降低血流载氧能力,导致意识力减弱,中枢神经功能减弱,心脏和肺呼吸功能减弱;受害人感到头昏、头痛、恶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

由于CO是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之一,如果能组织良好的燃烧过程,中间产物CO最终会燃烧完毕。因此,控制CO的排放不是企图抑制它的形成,而是通过改进汽车燃料和改革工业生产工艺等方式,使燃料能完全燃烧。

成都晚报记者 薛欢

原标题:让燃料完全燃烧 是一氧化碳污染防治的关键




以上内容由www.feedsoso.com生成,订阅地址为http://ift.tt/2nOUq83
以上内容由www.feedsoso.com生成,订阅地址为http://ift.tt/2mSGZ5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