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小学生亲近“海水稻”度科普暑假

2017年7月27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参观由中国工程院袁隆平院士参与创建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海水稻成长培育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科普学习中度过有意义的暑假。

7月27日,青岛33中和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聆听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工作人员讲解。

海水稻是耐盐碱高产水稻,能够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

2016年10月14日,胶州湾北部设立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项目启动资金1亿元。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7月27日,青岛33中和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聆听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工作人员讲解。

7月27日,青岛33中和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与培育样品"比身高"留影。

7月27日,青岛33中和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与培育样品"比身高"留影。




以上内容由www.feedsoso.com生成,订阅地址为http://ift.tt/2nOUq83
以上内容由www.feedsoso.com生成,订阅地址为http://ift.tt/2mSGZ5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