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喝粥到底养胃还是伤胃?真相揭秘

科普| 喝粥到底养胃还是伤胃?真相揭秘

原标题:科普| 喝粥到底养胃还是伤胃?真相揭秘

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粥已经被默认为是养生"圣品"。民间"喝粥养胃"的说法可谓是深入人心,但是为何有人长期喝粥导致食管炎症?关于喝粥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的问题,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做一个科普。

民间"喝粥养胃"的说法从何而来?

据史书记载,中国人喝粥至少已经有2572年的历史,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提到,米能养胃气。而中国的历代文人对于粥养生的体会可谓是颇深。例如大家熟知的北宋文豪苏东坡,经常食用米粥以调补,他说:"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诗坛寿翁陆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补养之益,从中悟出吃粥养生是延年益寿最简便有效的妙法。为此他专门写了一首《食粥》诗,大力赞颂:"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在古代非常多的文学作品、医学典籍中,都有关于"喝粥养胃"的说法。

为何说喝粥能够养胃?

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即可快速进入小肠,分解为葡萄糖并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样大大降低了肠胃的负担,减少胃曲线性摩擦。一般胃炎患者胃酸分泌不足,喝粥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喝粥确实"养胃"。

那为何有人喝粥喝出了胃病?

曾经碰到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学习紧张,胃口不好,家长一日三餐都给他喝粥,结果胃疼,来医院做完胃镜发现是十二指肠溃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粥的消化速度很快,快速提升血糖的同时,使得胃酸分泌增多。此外粥是流质,容易导致反流,连同胃酸一起反的话就容易产生反酸的感觉。对于一些患者,比如胃酸分泌比较多的人,不太建议进食过多流质食物的,而应该进食固体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很多时候胃部疾病都是与胃酸过多有关,胃酸过多会引发慢性胃炎,是因为胃酸增加,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致炎症、糜烂甚至溃疡。胃酸过多除了伤胃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外,胃酸还会伴随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而引发反流性食道炎。

个人的一点建议:

1、平时有反酸表现,以及有消化溃疡、胃食管反流患者,尽量少喝粥。

2、喝粥少食多餐的原则,不建议将粥作为一日三餐的主食

3、可以把粥跟馒头、面包搭配起来食用。

大家如果有消化或者肠胃方面的咨询,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官方微信、微博,我跟我的大特保健康团队会定期给大家做出解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投诉



以上内容由www.feedsoso.com生成,订阅地址为http://ift.tt/2nOUq83
以上内容由www.feedsoso.com生成,订阅地址为http://ift.tt/2mSGZ5D

评论